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當前,項目建設繁多、日常維護復雜、技術創新迫在眉睫,使高校信息化部門面臨諸多挑戰。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尋求IT外包的幫助成為了很多高校信息部門的選擇。
秦新國
上海審計學院
新聞處副處長
郭曉明
上海工學院
網絡與信息中心中級工程師
李景琪
河海學院
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中級工程師
那么,輕松的IT外包有哪些要求呢? 如何選擇外包機構和控制項目風險? 外包人員應具備怎樣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
大學 IT 的有力補充
一般來說,IT外包最重要的作用是補充信息化的力量。
上海審計學院信息化處副處長秦新國認為,外包首先可以為中學信息化工作補充技術力量。 尤其是在智慧校園建設常態化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工作越來越多地支撐著中學工作。 在技??術力量不足的情況下,IT外包成為重要渠道。
上海理工大學網絡與信息化中心中級工程師郭曉明認為,外包可以解決中學信息化工作的具體需求。
高校的需求是復雜多樣的。 在考慮建設成本、人員儲備、工作性質后,個性化需求更容易通過外包完成,包括溝通成本低、內容清晰的需求、一次性或階段性建設需求、常態化運維需求、需求可以依托成熟的二次開發平臺完成,如服務大廳的流程、表平臺的表編制、聯通開發平臺的H5應用開發等,最后包括各種專業測評或檢測要求,例如網絡安全測試、個人信息竊取和數據合規性測試。
郭曉明進一步提到,外包工作的類型可以根據工作內容和工作階段來定義,可以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
首先,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外包可以分為項目外包、應用外包、職能外包和培訓外包。 他指出,當前,各高校都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提高全校教職工信息化和數字化素質刻不容緩。
其次,根據工作階段的不同,外包可分為規劃外包、可行性分析外包、設計外包、施工外包和運維外包。 其中,由于建設成本控制和高校需求的不確定性較強,外包公司的規劃、可行性分析和設計工作往往缺乏針對性,因此較為少見。 相比之下,施工外包和運維外包更為普遍。
目前,天津理工學院專注于建設外包和運維外包,將不同項目的整體項目規劃、方案設計和施工運營交付給不同的外包公司。 直接與外包公司聯系。 建設過程中,業務部門提出目標要求,外包公司負責落實,信息部門作為“大后方”,協助雙方充分溝通交流。
河海大學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中級工程師李景奇認為,IT外包可以分為硬件外包、軟件外包和運維外包三種。
硬件外包是指依托校外聯通部門建設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由高校直接使用,不負責維護; 軟件外包是指委托軟件公司開發多樣化的系統軟件,以滿足中學的個性化需求; 運維外包是指將網絡中的問題報告、VPN故障排除、虛擬化平臺運維等日常、技術、零散的服務分包給公司處理。
目前,河海學院仍以運維外包形式為主。 整體外包團隊共約11人,主要負責終端網絡運維、核心網運維、網絡安全運維、信息系統運維、數據平臺運維。 運維及虛擬化平臺運維等項目。
進一步,秦心國將IT運維外包分為三類:網絡運維、數據庫運維、安全運維。 上海審計院外包團隊由2名網絡運維人員、1名數據庫運維人員和1名安全運維人員組成。
網絡運維負責保障中學網絡穩定暢通、故障修復與建設、設備管理與維護等; 數據庫運維負責保障數據中心核心服務器的正常運行,優化數據庫運行策略,提高運行速度; 安全運維負責實時監控網絡運行狀態,避免數據泄露、網絡入侵、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 運維人員需要定期檢測和掃描系統架構,及時發現和解決系統、軟硬件漏洞。
通過訂購公司服務,共享設備和技術人員,既節省了訂購測量設備的昂貴費用,又防止了軟硬件的閑置和浪費。
IT外包“穩”是關鍵
選擇 IT 外包合作伙伴時應考慮哪些激勵因素?
首先要考慮外包公司的技術實力。 李景奇表示,外包企業應具備扎實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高等教育行業經驗。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提供自己積累的經驗、知識和意見,促進學校技術人員能力的提高,發展學校人才的成才。 想象。
其次,考慮外包人員的穩定性。 李景奇強調,由于外包人員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熟悉和適應中學環境,如果項目中出現人員變動,短期內會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所以外包人員應有足夠的穩定性,以滿足長期服務需要。
在此基礎上,郭曉明表示,高校需要在開展合作前確定外包工作的程度、范圍和邊界,主動推動工作。
同時,秦新國強調,除了要考慮公司的服務口碑、業績資質、行業經驗、團隊穩定性,公司的業務范圍和專業度也要高度適應中學的需求。 、安全防護等工種找具體公司,這樣服務質量才能有保障。
據悉,外包風險的分析和控制也應予以考慮。 郭曉明認為,當前IT外包過程中還存在較大風險。 高校如果選擇外包,必須確保自身的網絡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合規等不受影響,否則,外包可能成為“定時炸彈”。
一旦外包人員缺乏技術實力和相關意識,就可能在工作中埋下風險和隱患。 因此,中學應在前期做好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在外包過程中進行風險控制,對外包工作進行網絡安全或合規測試。
秦新國表示,外包風險可分為數據風險、攻擊風險和連續性風險。
首先,針對數據風險,高校要控制外包公司的數據訪問權限,規范工作邊界,防止數據泄露,同時做好數據備份,加強過程監管。
其次,針對犯罪攻擊風險,高校應調查企業是否對網絡入侵和犯罪攻擊采取完備的防控措施,從源頭上堵住漏洞,利用專業設備對開發的軟件產品進行檢查掃描,在繼續之前確保沒有漏洞。 公開可用。
第三,對于連續性風險,機構應采取聯合開發的方式,防止服務中斷。 也就是說,在開展過程中,學校要與外包方密切合作,深入參與,清楚掌握工作的內容、思路和進展。 一旦外包商發生變動,可以保證工作的順利交接,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抓住合作“蜜月期”
對于與外包單位的合作,郭曉明認為,高校要抓住前期合作的“蜜月期”,推進工作節奏,定下工作基調,營造緊密的合作氛圍和關系。
他強調,在“蜜月期”,外包商和中學都愿意積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這種氛圍能夠延續下去,就可以達成密切而深入的合作關系,合作伙伴可以齊心協力。 可以平穩加速。
但是,如果“蜜月期”沒有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那么外包人員,尤其是外派人員,后期的工作就會更加注重。
為此pc運維外包,高校在“蜜月期”要注重溝通,加強投入,不斷指出自身的標準和要求,與外包方密切配合,營造緊實的工作節奏。 如果前期對中學把握松、管理弱,后期工作推進起來就會比較困難。
同時,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獎懲結合、定期匯報、指標考核。
秦心國覺得,首先在合作開始前,要明確工作職責、工作范圍和工作邊界,在考核中獎懲結合。
其次,要加強外包人員的流程管理。 通過周會了解外包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進度及存在的問題。 如果每年采購一次外包服務,半年做一份中期報告,年底做一份總結報告,通過報告了解外包人員的工作成效。
三是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評價。 指標可包括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服務效能和服務創意。
其中,服務質量可以細化為工作誠信、及時性和故障重復率等。服務心態可以細化為響應速度和工作主動性,是否還能主動報告、主動思考、主動補座。 服務療效是指工作的有效性和延伸效果,包括師生的滿意度以及是否在完成預定工作的同時對其他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影響和促進。
服務的創造性是指外包人員可以從中學現狀出發,結合個人專業和思維,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意見、新思路、新思路。
秦心國認為,工作分為三個層次:“干好、干好、干得漂亮”。 “done”是指純粹按照指令完成工作,“done well”是指思考、協作、創新,優質高效地完成工作,而“ work”則要求在工作中有系統的、全局的思考、服務他有一顆熱忱的心,深邃的眼光,視工作為事業。
郭曉明表示,優秀的外包人員應該滿足五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應對學校業務人員的變化,與不同人員順利溝通;
二、有網絡安全意識,防止開發過程中出現低級問題;
三是要有系統觀或全局觀,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與其他部門配合互動,為中學統籌服務;
四、代碼干凈、易讀,符合規范化、規范化的要求;
第五,要有“反省”和不斷學習的能力。
他指出,“反芻”需求的能力尤為重要。 目前,機構的需求與外包的實現往往存在出入,而這往往源于需求溝通的失誤。
為此,優秀的外包商在接到需求后,應該像植物“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反復思考、消化吸收需求,最終達到完整、正確的理解,并能清晰地向客戶解釋和重復需求。外面的世界。 在“反芻”中,層次更高的外包商可以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在滿足原有需求的同時,還能滿足之前被忽視的需求。
因此,這就需要外包人員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 當需求出來的時候,他們可以先“捏碎腿骨”,再通過自己的加工整合“吐出鐵釘”。 他強調,如果需求是多人在不同時間提出的,外包方要經過消化、吸收、思考、綜合,給出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報告,并與所有用戶達成一致。
秦新國還強調,外包人員的響應率、服務心態、服務質量等都應該作為激勵。 外包商不應該是“解決問題的人”,而應該是富有創造力的、高質量的問題解決者。 一個優秀的外包人員能夠穿透問題的表層,深入問題的本質,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問題,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跳出外包看外包
郭曉明認為,高校信息化部門除了外包帶來的表面價值外,更應該關注自身所擁有的深層次價值,要站在高處看問題,“跳出外包看外包” .
從表面上看,外包可以減輕信息部門的工作壓力,鍛煉高校對信息技術人員的管理能力,提高高校人員的信息技術素質。 但從更深層次思考,既然外包減輕了中學的工作壓力,那么分校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增長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拿到新的系統和軟件后,中學本身積累了什么? 信息化是不是顯得更靠譜?
郭曉明表示,對于外包工作來說,解決問題是起點而不是終點,要通過某個問題的解決來推動一個大的發展趨勢。
同時,在通過外包減輕工作量后,中學應思考未來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問題,即更宏觀、更關鍵的“元問題”,在找到“元問題”后,為發展和實踐積聚力量。答案。
為此,在信息化工作極其豐富的未來,學校人員將更多地發揮“大腦”的作用,調動資源開展工作,保持“血液在外的正常流動”。
同時,他表示,要緩解外包工作的顛簸pc運維外包,需要增加機構需求的不確定性。 “每個中學可能都在不斷改革,那么在變革的過程中有哪些不變的東西呢?”
他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高校必須綜合分析自身優勢和劣勢,確定學校層面的長期信息化戰略和外包戰略,為未來建設繪制“藍圖”。 在有“藍圖”的基礎上,讓外包方在明確的戰略指引下開展工作,按照“藍圖”建設基礎設施。
這一方面需要高?!懊枥L新藍圖”,另一方面要讓業務部門、信息技術部門、外包方“看到新藍圖”,對接對接的認識水平。如三方之間的“藍圖”,通過不斷的宣講和指出,使中學的建設目標、工作標準和人才要求深入人心。
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高素質人才,匯聚三方力量,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和質量。 需要指出的是,“三方層次”雖然很難,但必須意識到“層次”的存在和高度。 信息化戰略可以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促進團隊的快速進步。
作家: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