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過去一年,IT運維賽道發生了很多投資事件。這條相對傳統但規模較大的賽道又熱鬧起來了。
據36氪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IT運維行業相關融資事件24起,融資總額超過54億元。 、AIOps等新的運維理念和方法層出不窮。
無論是紅包、電商促銷、直播活動、名人熱點話題等爆款流量場景,還是“城市大腦”、“最多跑一次”等政府優化,IT服務器各大公司的系統配置需求已經上升到百萬級tps數據量業務,云時代的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些變化促使IT運維越來越活躍,而這個行業也是當下互聯網大公司、政府數字化改革、工業互聯網背后的“幕后”。英雄”。
其中,連續三年保持50%左右營收增速的廣通優云為代表。廣通優云成立于2003年,是平臺級領先的數字化運維服務商。歷經20年的技術積累、市場錘煉和新一代運維平臺的打造,從全平臺IT運維產品入駐生態,轉變了多個行業的IT運維演進方式,創新推出基于知識圖譜的智能運營模式。
這種開發范式并不是所有IT運維公司都能轉過來實現的。廣通優云董事長徐玉儀與36氪深度探討行業路徑與方向。
圖/廣通優運董事長許玉儀
平臺化讓IT運維由被動變為主動
在IT運維初期,大部分都是用“消防員”的邏輯和思路,往往是在發生IT事故后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這也意味著IT運維需要極強的抗壓能力,企業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開發周期才能成為市場看重的“長坡厚雪”。
2021年,我國IT服務將突破萬億大關。面對日益增長的數字化轉型需求,IT運維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廣通優云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平臺化運維(Ops),讓企業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IT運維模式。
隨著混合云和多云部署成為企業 IT 架構新的主流選擇,技術棧、應用組件和應用架構都需要更加靈活敏捷的維護。
最典型的例子是以IBM為代表的商業小型機設計的“IOE”架構,商業數據庫和EMC高端存儲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隨需應變”的需求。
許玉義介紹,很多企業IT基礎設施數據碎片化、工具獨立、數據壁壘、接口不兼容,使得IT運維像“煙囪”似的孤島。因此,IT運維服務商不僅要解決當前的問題,還要具備長期陪伴企業業務成長的技術迭代能力。
2016年it運維技術,廣通有云推出“UYUN有云”平臺。 “UYUN優云”基于業務場景,可實現IT資源的按需使用,打通數據孤島,打通物理資源與云資源等運維對象的全鏈路,大大提升運維效率和安全性。
在平臺運維模式上,硬件、軟件平臺、業務應用等全面創新。這一理念在實際應用中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據報道,目前廣通有云已服務于50多個城市的3000多家金融客戶和政企客戶,包括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銀聯、海關、國家稅務、氣象和鐵路。值得一提的是,六大國有銀行總行一半以上的IT運維業務由廣通友云承擔。
生態平臺運維走出一條新路
在眾多行業生態系統中,金融生態系統對IT運維的需求最為緊迫和苛刻。無論從底層的云建設,還是中間層的數據庫、中間件,甚至是應用本身,包括IT運維模式,銀行都是非常敏銳和敏感的需求者。
例如,一家銀行的總部運維系統可能涉及數百個獨立的工具。業務系統在投入生產時,面臨著申請在云端創建資源、開放網絡和防火墻、部署軟件的任務。從安裝應用、配置監控和容災到做備份、應急等一系列任務,如何提高速度是關鍵。
總的來說,廣通有云采取與客戶共研共創生態運維的思路。
針對現有業務的升級,廣通優云通過對固有IT模型的分析、拆解、整合和重構,為企業總結梳理底層IT運維邏輯和管理體系;基于“UYUN優云”平臺,實現自建應用、客戶聯合開發等自擴展能力強的行業SaaS多租戶模式。
例如,在服務建設銀行“龍舟運維平臺”的項目中,廣通優運通過與客戶的共同研究,不僅實現了對原有IT運維系統的全面升級,還構建了集采控、核心包括配置庫、服務流程、自動化編排、統一開發框架等組件的多租戶PaaS模型的基礎,10多家合作廠商搭建了70多個運維場景圍繞安全管控、高效交付、快速響應、規范運營,可支撐日均100T以上數據增量處理和三大數據中心及40多個分支機構的一體化管理和持續業務發展,形成典型國內金融數據中心數字化轉型的典范。
這種業態的核心是貼近業務的IT運維基地,為客戶生產組織的各個分支機構提供遠程SaaS化的運維場景,并自行生成新的場景。
經過金融運維的幾場“硬仗”,廣通有云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行業生態運維方法,逐步形成了金融、能源、交通等20多個行業的系列解決方案、公安、氣象。智能運維新生態。
圖/UYUN生態運維演進方向
知識運營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
如今,面對全球市場規模超600億美元的IT運維賽道,眾多重量級美股上市公司(市值超1000億美元)和(市場價值超過 300 億美元)已經出現。國內上市公司較少,市場滲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間。
廣通優運立足“中國”,立足中國市場,以更高的維度、更廣闊的視野發展“IT知識運營”。
高成熟度的客服案例,讓廣通優云通過大規模的企業級運維和行業級IT運維,看到了背后建立運維知識圖譜的必要性。也就是說,從IT運維到IT知識運營,行業需要迭代升級思路。
“在以往的服務經驗中,我們發現對于中小客戶,他們也面臨著和大客戶一樣的降本增效需求,但由于人力物力有限it運維技術,很難“一步到位解決問題。因此,廣通優云將這些知識體系封裝在APP中,成為可復制導出的便捷解決方案。”
在廣通有云的努力下,一個像手機APP一樣通俗易懂、高效復用的知識操作圖譜正在慢慢展開。
在“平臺+APP”模式下,不僅將監控、應急、災備等需求打包成“工具包”隨時可用,服務流程、系統、規范、模型、腳本、規則、算法等。實踐經驗可以提煉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APP,不斷輸出到各個行業,從而形成全面的智能數據治理和智能運維監控體系。
許宇毅認為,隨著中國IT運維的發展,軟件企業不僅要服務好客戶,更要站在全行業的角度,用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式,進行可觀察的、資產配置的、統一的告警事件和服務流程。 、自動化運維等管理范式,廣通優云正在不斷的讓整個IT運維行業變得更輕、更快、更好。
模型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廣通有云平臺運維產品的復購率一直保持在75%左右。良好的客戶關系和“智囊團”普遍扎根于業務的知識運營中心,讓廣通優云逐步完善。平臺模式,找到能夠有效助力企業發展的“最優解”。
廣通優運還建立了“鐵三角”聯合作戰服務體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追求客戶價值的最大化。公司技術人員占比80%以上,核心團隊擁有十年以上IT運維領域經驗,為產品服務體系的創新和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廣通優運已全面啟動IPO進程。在這個重新投射資本亮點的運維賽道上,廣通優運率先給出了新的答案。
作者丨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