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總結
外包始于上世紀初,當時工業生產進入大型機械化時期。制造商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將產品的部分零部件外包給供應商。從而提高了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勞動生產率總體上得到提高。在 1980 年代,隨著運輸成本的下降和生產物流組織的改善,外包擴展到了低工資的鄰居。 1990年代以來,西方廠商越走越遠it技術外包,中國成為主要簽約國,被譽為“世界工廠”。
1990年代,IT得到廣泛應用,IT服務業興起。 IT 行業的重心也從硬件轉向了軟件。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通信成本的急劇下降,世紀之交遠程IT服務業應運而生,其效益大大超過制造外包。由于印度擁有大量的英語人才和IT人才,而且與英語國家有著天然的文化聯系,在美國和英國的服務外包中占據主導地位。外包極大地促進了印度IT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軟件業的發展。中國在遠程IT服務承包方面落后于印度,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軟件產業過于分散,對世界大公司沒有吸引力。但外包也讓印度的IT產業受制于西方公司,阻礙了創新水平的提升。
研發外包是IT服務外包的升級,是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相當大比例的電子產品現在是在亞洲的低工資國家設計和制造的,但以大牌公司的商標銷售。西方企業的研發外包正在從電子領域向其他領域擴展,體現了其創新模式的重大轉變。大企業的研發機構已經從基礎研究向新產品原型開發轉變為專注于高端應用研發。基礎研究向大學轉移,大量通用研發項目外包給亞洲低工資國家(地區)。現在創新正朝著形成以西方大科技公司為核心的全球研發網絡的方向發展。企業創新的成敗不會完全取決于自己。只有善于組織和調度全球科技力量,與用戶保持密切聯系,才能成為贏家。
外包雖然帶來了多重好處,但也帶來了失業率上升的明顯負面后果,因此被指責為“就業輸出”。人們對失業恐懼的心理反應往往蓋過了外包帶來的經濟效益。外包的有效性與再就業機制密切相關。美國具有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的突出優勢,表現在就業機會的消失和創造交替出現,每一種都導致技術更新和經濟發展。歐洲大陸和日本在這方面遠遠落后于美國,這也是其外包規模落后于美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外包從制造業發展到服務業,從藍領到白領
1.制造外包從國內延伸到國外
外包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體現,有其歷史必然性。 1913年,湖北信息技術公司率先將流水線引入T型車制造,標志著工業生產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時期的開始。其特點是生產組織日益復雜,整個生產過程分解為設計、零部件制造、裝配等階段。未來,雖然工業生產會向海外擴張,但海外的生產方式與國內生產類似,都是在當地生產和銷售。這意味著產品品牌已經全球化,但生產方式沒有改變。海外直接投資 只是為了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占領那里的市場。隨著工業生產分工日益細化,特別是零部件制造的標準化,公司將部分零部件制造分包給外部工廠,如汽車電氣系統、制動裝置、變速箱等。零部件供應商將部分零部件分包,因此生產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整體提高勞動生產率。
隨著運輸成本的下降以及物流技術和組織工作的提高,1980年代發達國家的制造商將外包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的周邊國家,如美國到墨西哥,西歐到捷克共和國、波蘭、日本、韓國(譯注:由于經合組織接受韓國為成員,它在發達國家中緊隨其后)到中國。進入1990年代后,出現了外包的趨勢。歐洲的飛利浦、西門子、諾基亞、美國的通用電氣、摩托羅拉以及日本的主要電子公司都將部分制造任務外包給了中國。據估計,國外企業在中國建廠約6萬家,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由于產品成本低廉,中國的出口量猛增。
2.白領工作也開始向低工資國家轉移
1990年代初,主要發達國家普及了IT的應用。在制造和服務行業,IT 支出占企業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專業的IT服務業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眾多IT公司的主營業務。眾所周知,IBM 最初是一家主要的計算機硬件制造商。為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1990年代初調整經營策略,重組為專注于IT服務業的大公司,從衰退中重振旗鼓。同時,IT產業結構本身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體現在企業客戶IT需求的格局由以硬件為主向以軟件為主的轉變。據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統計,2019年期間,企業在軟件方面的支出每年增長12.5%,相當于硬件增速近一倍。軟件已從企業 IT 總支出的 58% 上升到 69%。這種變化的一個原因是成本降低,因為隨著制造業逐漸轉移到低工資國家,硬件制造已經外包。
市場需求的需要,催生了IT服務業外包產業,即“交易處理外包”(BPO)產業。這一新興產業首先在美國發展起來。例如,First Data (FDC) 專門從事信用卡業務。它為 1,400 家信用卡發卡公司發行了 17 億張信用卡,擁有多達 30,000 名員工,但銀行客戶對此知之甚少。隨著信息網絡的發展,IT服務外包領域不斷擴大,企業可以將市場調研、人力資源管理、債務催收、審計、法律事務、保險承保、軟件準備等外包,有利于企業提高效率和成本降低。
隨著互聯網通信標準的開放,電信寬帶供應充足,通信成本大幅下降,很多IT服務業務可以遠程外包,大量白領工作向低工資轉移國家。因為計算機網絡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BPO比制造外包更容易打破地域限制。正如專家所強調的,IT服務行業最具全球化特征,白領工作外包發展異常迅猛。據湖北IT公司統計,16%的IT服務業實現了遠程外包。 IBM 估計,全球最大的公司已將 8% 的業務管理任務外包。根據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和湖北IT公司2005年初的聯合調查報告,美國計劃將81%的研究工作、55%的工程任務和75%的人力資源管理轉移到海外。
3.BPO行業與制造外包的區別
遠程 IT 服務外包的實際好處比制造外包更為明顯。根本原因是信息傳輸比物質運輸更方便、更便宜。西方公司可以廣泛利用全球廉價的智力資源。湖北IT公司在美國芝加哥生產汽車,在當地開發市場it技術外包,與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競爭。汽車的核心部件V6發動機從日本名古屋運到芝加哥需要25到27天。為此,豐田在芝加哥的組裝廠不得不大量儲備發動機,造成資金積壓。遠程信息處理完全沒有這種負擔。但是,信息業務外包也存在許多特殊障礙。突出的兩點是:一是外包手續繁瑣。制造商外包只需要根據訂單支付產品驗收費用,而BPO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雙方必須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在執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糾紛。為了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和相互信任,還需要共同的文化基礎。另一個障礙是車聯網不像工廠制造的零件那樣固定和標準化,如果沒有現場指導,很容易出現偏差,影響工作過程。因此,這類外包一般分兩步實施。先找離公司比較近的國內供應商試一試,經過指導和技術標準的實踐,再轉移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