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本發明屬于服務器運維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服務器運維管理技術。
背景技術:
服務器綜合運維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對服務器的運維進行管理。 完善運維管理工具,方便管理員對服務器的管理。 為此,需要一種能夠方便地分析和突出服務器數據的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一、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服務器運維管理系統對服務器數據的分析解釋不夠方便的問題,提供一種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以解決該問題。
2、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一種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
連接多個網絡交換機,查看網絡設備連接圖;
查看網絡設備面板圖,查看當前端口的基本信息、工作狀態、收發流量等;
通過設備面板圖操作網絡設備,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
查看網絡設備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對比分析。
優選地,多個網絡交換機包括位于網絡聚合層中的第三層交換機。
優選地,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將刷新間隔設置為最小值,并以面積圖的形式呈現。
優選地,對網絡設備的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比較分析具體包括:將網絡設備的多個端口的流量繪制成面積圖進行比較。
優選地,還包括對網絡設備進行加密,必須提供用戶名和密鑰才能允許登錄,否則將沒有顯示信息。
優選地,還包括顯示線路的屬性,以及每天查看線路所連接設備的信息。
優選地,對于線路實時流量分析服務器運維技術,彈出線路流量實時分析窗口,刷新頻率設置為最小值,顯示當前線路的總流量、總幀流量等數據,并同時以區域地圖的形式直觀地顯示它們。
優選地,網絡設備連接圖為多個交換機之間的連接關系圖。
三、有益療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連接多個網絡交換機,查看網絡設備連接圖; 查看網絡設備面板圖,查看當前端口的基本信息、工作狀態、收發流量; 通過設備面板圖操作網絡設備,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 查看網絡設備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對比分析,方便分析解讀服務器數據。
圖紙說明
如圖。 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現方法
為了便于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本發明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實現方式,并不限于本發明。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是為了使本發明的公開更加透徹。
需要注意的是,當說一個設備“固定在”另一個設備上時,它可能直接在另一個設備上,也可能有中間設備; 當一個設備被認為“連接”到另一個設備時,它可能與另一個設備直接耦合,或者可能有中間設備; 此處使用的術語“垂直”、“水平”、“左”、“右”等僅用于說明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發明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 此處對本發明的描述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于說明具體的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如本文所用,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關聯列出的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示例 1
參照附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服務器運維管理方式,該方式是連接多個網絡交換機,查看網絡設備連接圖; 查看網絡設備面板圖,查看當前端口的基本信息、工作狀態、收發流量等; 通過設備面板圖操作網絡設備,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 查看網絡設備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對比分析。
本實施例中的多個網絡交換機包括位于網絡聚合層的三層交換機。
本實施例中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將刷新間隔設置為最小值,并以面積圖的形式展示。
在本實施例中,對網絡設備的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具體如下:將網絡設備的多個端口的流量繪制成區域圖進行對比。
對本實施例中的網絡設備進行加密,需要提供用戶名和密鑰才能登錄,否則將沒有顯示信息。
本實施例中,顯示線路屬性,每天查看線路連接的設備信息。
本實施例中的線路實時流量分析,彈出線路流量實時分析窗口,刷新頻率設置為最小值,顯示當前總流量等數據線,總幀流量等顯示,同時以面積圖的形式直觀的向下展示。
本實施例中的網絡設備連接圖為多個交換機之間的連接關系圖。
上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某種實施方法,其描述較為具體、詳細,但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 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修改和改進,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技術特點:
技術概要
本發明一種服務器運維管理方法,屬于服務器運維管理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方法是連接多個網絡交換機,查看網絡設備的連接圖; 查看網絡設備面板圖服務器運維技術,查看當前端口的基本信息、工作狀態、收發流量等; 運行,選擇“端口流量實時分析”; 查看網絡設備多個端口的流量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可以方便的分析和突出服務器的數據。
技術開發人員:苗雪芝; 黃斌; 吳玉清; 龔以智; 何盼
受保護技術用戶:山東IT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5.24
技術公告日期: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