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近兩年,“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超融合架構逐漸成為IT架構的最熱門趨勢。超融合架構可以將網絡、計算、存儲和安全功能虛擬化,形成統一的資源池,讓云變得簡單易用,成為大多數企業上云的首選方案。
與此同時,企業業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傳統行業的應用逐漸從數據中心向遠程業務單元演進。比如群云場景、行業應用場景等,這些場景需要的節點數量并不多,主要看點還是虛擬化需求加上基礎網絡功能承載特定場景下的特定應用。
在當前的超融合市場中,絕大多數廠商的超融合產品本質上是一種私有云部署形式。它們將計算和存儲結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個通用的計算存儲云平臺。這樣的平臺部署復雜,操作和維護復雜服務器運維,并且存在穩定性問題。在群云、工業制造、交通運輸、安防等應用場景中,大部分業務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工廠車間、高速公路隧道等。這些場景需要一個足夠簡單、易于使用且足夠穩定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保持業務順利運行而不會出現問題。因此,超融合產品結合客戶實際業務需求,切入邊緣場景顯得尤為重要。
迷你:不尋常的超級融合機
4月16日,Mini超融合機上市。Mini 將核心引擎的靈活性與高度的硬件集成相結合。它從兩個節點入手,提供超小型云計算一體機,幫助邊緣云計算等創新解決方案實現企業零門檻。
據創始人兼CEO張欣介紹,與其他超融合產品相比,此次Mini發布的差異化優勢包括:
第一代Mini質量標準超越企業級標準,滿足行業標準。關鍵組件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超過 10 年,服務器組件完全冗余。
第二代Mini一鍵將云平臺和合作伙伴的應用打包成應用,以產品化、標準化的形式輸出給客戶。第三代 Mini 內置 SD-WAN。憑借自身的網絡能力,企業可以隨時隨地接入公有云。它是具有天然混合云能力的超融合應用級產品。
張欣
創始人兼CEO張欣
可以看出,雖然Mini是一款超融合機器,但無論是在應用分發還是在混合云上,Mini都與通用的超融合產品有很大的不同。
客戶需求推動混合云向邊緣擴展
客戶和合作伙伴對 Mini 的推出反應良好。一方面,這是對現有客戶需求的改進。據介紹,目前已落地多個制造案例服務器運維,如徐工集團、東方希望、長虹集團等,這些客戶有大量的工業制造升級需求,是典型的邊緣擴展應用場景,需要合適的云平臺來實現主持這種情況。經過大量市場實踐驗證,Mini應運而生。借助Mini輕量級、易用、靈活擴展和高可用部署等優勢,幫助客戶屏蔽底層復雜的IT基礎設施;行業標準確保客戶業務順利無問題,符合工業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客戶的要求。需要。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新應用不斷增加,Mini對此類應用的需求相對較高。例如,在高速公路場景中,攝像頭監控的實時數據可以通過Mini與公共云進行通信。Mini經過存儲、分類和分析后,反饋給邊緣設備。對于許多新的基于 AI 的應用程序合作伙伴來說,Mini 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合作機會。
深耕應用場景是Mini的發展方向
談到超融合的未來發展,張欣認為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超融合的主流方向,提供通用的計算與存儲融合平臺,即通用的云平臺能力。二是Mini所代表的方向:可以具備完整的云平臺功能,同時具備與應用、軟硬件集成平臺、混合云連接等上層應用結合打包的能力。只有深入行業應用場景,與業務共同成長,超融合才能實現快速穩定的發展。
與 Mini 一起發布的還有云管理平臺,簡稱 CMP。這款新產品結合了用戶一鍵管理多種主流公有云和私有云環境的需求。生命周期管理,具備多云平臺接入、全棧資源管理、智能監控運維、云資費管理、IT自助服務、聚合監控大屏等多項卓越功能。據介紹,CMP特別適合大集團客戶。它可以將集團的客戶分布在全國不同地區的多個集合中,包括此次推出的 Mini。目前,CMP已經接管了阿里巴巴公有云的四個主要部分。合作
發布網站
以產品理念延伸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從0.6到3.4,4年,22個小版本,產品化道路的重點和延續,不斷獲得用戶市場的認可和青睞。此次新品上市后,產品陣容將涵蓋私有云、混合云、CMP、Mini,軟硬兼備。Mini更適合邊緣計算,CMP更適合群組管理,三者相互關聯。通過“產品化”的優勢,一如既往的高度互補,拓展豐富混合云及行業應用場景,實現輕量化便捷的云。